大全集團:開放創新 闊步走向世界
大全集團專注于智能成套電氣設備、軌道交通電氣設備,以及新能源產業的研發、設計、制造。據大全集團總裁徐翔介紹,在上世紀80年代初,大全前身新壩綜合廠僅是一個產值只有100多萬元的手工小作坊,生產砂輪、膠木等零部件。董事長徐廣福等領導深思熟慮后作出了在大全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戰略決策,進入電氣設備制造領域。1987年公司更名為鎮江市電器設備廠,生產橋架、低壓開關柜以及母線槽等產品,為企業今后的發展建立了市場根基。
1990年北京亞運會是公司發展抓住的第一個機會。由于產品質量過硬,亞運會33個場館中有17個用上了大全的產品,大全因此初步確立了行業地位。此后,各地的訂單接踵而至。1992年,公司取名為江蘇長江電器集團,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大全集團總裁徐翔)
徐翔認為,雖然當時公司的電氣產品已在國內占有一席之地,但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管理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距,合資合作成為快速提高技術與制造水平,盡快縮小和國際先進水平之間差距的最好方式。1993年,經過多輪艱苦談判,大全和歐洲著名電氣公司德國默勒公司合資,成立了鎮江默勒電器有限公司。公司采用德國默勒公司的專有技術和國外先進加工設備,設計制造國際一流的低壓配電系統。主要產品包括:MODAN6000模數化配電系統、ID2000低壓配電柜、MCC馬達控制中心、ID配電箱,以及自主研發的MODAQO-X低壓智能配電系統,所有產品均通過德國和國內權威機構的型式試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廣泛運用于電站、石化、電子、水處理、工礦、機場、學校、商業建筑、市政工程等行業。
通過這次合作,大全引進了當時國際先進的設備和核心技術,產品迅速占領國內市場。而且通過直接參與產品的設計開發,執行各項管理方法,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業務素質的技術管理人員和開發人員成長起來,使大全很快成為國內低壓成套電器領域的佼佼者。
之后,大全集團相繼與德國西門子合資成立鎮江西門子母線有限公司,現已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母線槽生產基地;與伊頓合資成立的鎮江伊頓電器有限公司,以其國際先進的技術生產的中壓開關柜等產品銷往國際市場;與賽雪龍合資成立的鎮江大全賽雪龍牽引電氣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直流牽引供電設備等產品,目前市場占有率移居細分市場領先地位。
通過與國外企業合資合作,大全緊跟國際先進技術發展方向,加速主導產品的升級換代,拓寬市場,提升了綜合實力。與集團合資的外方都是國際電氣設備制造行業的佼佼者,都擁有國際一流的技術實力。大全不僅學習外方的核心技術,也學習了外方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大全不光是國際合作引進來,而且是消化吸收自主創新以后再國際開拓走出去。徐翔說,早在2006年,緣于歐美公司國際化采購和中國公司海外EPC工程的啟示,大全集團在銷售公司內部組建了國際業務單元,承擔大全在國際市場上品牌推廣、市場開拓和業務經營。隨著國際市場開拓的不斷深入,大全集團在非洲、東南亞、中東以及南美洲等地區的市場建設初具成效,發展了近20個國家的產品代理,建立了南非大全有限公司和北美大全有限公司,并與部分具有全球采購職能的國際工程公司和跨國公司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不僅如此,大全集團明確加快建設以吉隆坡為中心的東南亞代表處、以巴西為中心的南美洲代表處、以德黑蘭為中心的伊朗代表處、以盧安達為中心的安哥拉代表處和以迪拜為中心的中東代表處等。
近年來,大全大力實施國際化戰略,堅持走出去,徹底融入國際市場。2010年,大全集團正式將國際業務單元從銷售公司獨立出來,并搬遷至上海,專職負責國際市場的開拓和業務經營。近幾年,在非洲、東南亞、中東,以及南美洲等地的市場建設初具成效。徐翔表示,近期將國際業務部遷至上海,就是為了進一步提高企業國際化“嗅覺”的靈敏度,開拓更廣闊的國際市場。2013年開始大全亮相德國漢諾威展會,第一次與全球行業領先企業同臺競技,成為博覽會上的一顆“新星”,實現了從一個旁觀者到參與者的成功轉變。
2015年,大全的氣體絕緣環網柜獲得了色列國家電網項目8000萬元的訂單,這是在和ABB、施耐德等國際大公司的激烈競爭中拿下的。大全產品勝出的原因是穩定性好,性價比高,產品到了國外之后,調試通電一次通過,這完全是大全自己的知識產權產品。
得力于國際化戰略的實施,目前大全在電氣、新能源、軌道交通三大產業領域奠定了自己的行業地位。在電氣設備領域,大全為客戶提供220kV以下 GIS、中低壓成套電器設備、智能元器件、母線、變壓器、電力系統自動化和系統集成;為客戶提供包括新能源發電系統、智能變電站系統、配網自動化系統、工廠自動化及能效管理系統等解決方案。大全集團在中低壓成套電器、封閉母線、低壓母線槽、直流牽引供電設備等領域居于國內同行前列。
